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非一种智识,非一人之功 (第1/1页)
「自古以来,老大和老么便是不打不相识,一直到今日也是。你们看古今中外的童话故事,哪一个不是试图在说明,老么b较聪明?还是老大b较聪明的?」康教授继续补充道。 此时台下排行中出生的孩子们,在一瞬间,脸sE都变得特别的臭。当然,大概是除了陶l思以外。 康教授当然也早就料到了出生排行中的孩子会有的情绪,所以才会先行和大家说,自己是出生在排行中间,免得好像显得老师偏心,研究学者也偏心…… 少年与孩子们的内心,可是都特别敏感的呀。康教授都知道。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为人子都觉得父母偏心,而且是偏心自己以外的家中孩子,而不是偏心自己,这话你们都同意吗?」 在场的同学,有的对康教授点点头。而有的同学们,则是低下头去。 「如果这句话你们是有疑义的,那就在听老师一句话,有人说孩子这一种身分,是人类自出生以後,所有身分里最容易当的,却也是最多人一辈子都当不好的。你们,同意吗?」 闻言,转瞬间,班上竟有人哭了出来,频频拭泪。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一个回家作业,请大家练习同理你的父母。可以选一个你和父母相处间印象最深刻、情绪最不愉快的事件,换为思考想想,如果你是你的父母,面对那件事情,你会有什麽感觉?有什麽情绪?该如何面对?想好以後,可以自己写在纸上,老师下一次可能会想cH0U人讨论一下。」 可能会想cH0U人讨论一下?所以到底是会不会讨论?还是只讨论一下呢?这个作业到底是要不要做呢? 康教授当然也料到的台下孩子们的疑惑。对已经七十几岁的康教授而言,十八岁的年轻人就是「孩子」 「人生是你们自己的,老师只能暂时尽督导的责任,希望大家回家都多少试着换位想想自己的父母。十八岁以前,或许你与父母的关系,主导权是在父母那边,但十八岁以後,老师相信,主导权已经转移到了你们身上。以後你们和原生家庭、和父母关系是好是坏,是和解、是疏远,都是你们自己有能力做出的选择。」 十八岁以前,十八岁以後…… 十八岁以後,世界变得好残酷。 但是,也没办法,不是吗? 「老大与老么之争,或许你们会认为老师身为出生排行中间的孩子,没有立场去cHa嘴和探讨,甚至是一辈子也无法同理你们彼此的感受。但老师还是想跟你们说,人类社会的稳固与发展,非仅一种智识、非仅一人功,没有老大守成,则家族基业不稳乃至覆灭,而没有老么的创新,社会无异议与进步。而抹灭甚至贬低对方的价值和存在,并不能真正改善你们手足之间的关系,这些,你们能明白吗?」 在场的同学们,有一些缓缓点头。 「说实话,老师要谢谢你们来到教育系。教育界走至今日,亦非仅凭一种智识、一人之功。一个行业的兴盛与团结融洽,是靠业界内每一个人一点一滴共同努力而来的。教育这件事,以人养人、成事在人,希望同学们日後,能偕手扶持、共创教育界的和谐、盛况与盛世。」 康教授在讲台上对同学们一鞠躬。「未来的教育界,还有台湾未来的孩子们,就拜托各位了。」 台下众人不禁感叹,每次上康教授的课,都能在思想收获满满,也能在情感上一方面既受到安抚,又能感到震撼。 这讲课当中课程规划、临场应变和讲课方式之中的秘诀,到底该说是什麽呢?杜薇目前还参不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