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44章春风拂面 (第2/2页)
处的圆山大饭店也处山脉余泽之地。邓丽莉乘车到圆山大饭店与王师道会合,继续北上。 邓丽莉讲述yAn明山的来历,yAn明山本来叫草头山,蒋介石从大陆溃败、退守台湾以後,来此游玩,听说此山之名为‘草’後,顿时失去了兴致,自己堂堂一国之君,如今落得一个落草为寇。随同属下有善於谀者进言:“草乃荒芜无名也,蒋主席到此,此山从此扬名,请不吝赐名。”蒋介石转郁为喜,赐名yAn明山。这yAn明二字也有讲究,明朝伯爵王守仁,字伯安,号yAn明,创建《心学》,蒋介石对其人很是推崇,故而借用了yAn明二字。 “有人说王yAn明是古代哲学集大成者,是孔孟之後的又一个圣人,你怎麽看?”邓丽莉常能感到王师道的思想奇奇怪怪,学问也是时明时萌,正好相询。 “我对隋唐之前的历史有些研究,只是最近才涉猎近代,对王yAn明了解不多。说孔孟是圣人,不过是汉武帝始,将儒学奉为正统,後代不断堆砌抬高、演变为圣而已,所谓儒学不过就是一个筐,装满了大杂烩,无论什麽场合,总能拿出一件唬人。” 邓丽莉七岁登台,十一岁辍学,常被人说教该如此这般才符合儒家之道,受到过许多约束,今听到王师道一言以概之,真是犀利痛快。 邓丽莉道:“你说孔孟不是圣人,以此推论,王yAn明也不是圣人了?” “世上本没有圣人,尤其是在古代制度下,更不会产生圣人。” 邓丽莉听得耳目一新,心道这个王师道还是个思想家呢。 这次出行邓丽莉背了一个双肩包,准备充分,外衣、垫布、巧克力、水瓶,一应俱全,王师道则两手空空,二人开始登山时,王师道要过背包跨在自己肩上。邓丽莉问:“你怎麽连水都没带一瓶?” 王师道随口答道:“习惯使然,一天内的行程从不带东西。”王师道骨子里的印记还是宇文士及,那时的人可b现代人皮实得多,经常处於户外,大半天不吃不喝是常态,一两天不吃也能忍耐。 王师道提议前往yAn明山公园的最高峰---七星山主峰,邓丽莉从来没有上去过,向往已久,欣然同意。二人的目标明确,沿着山路向山上行走,王师道知道邓丽莉与自己的T力相b差之甚远,放慢脚步,早早伸出手来拉着邓丽莉。王师道举动自然,邓丽莉伸出手来让其握着也是无拘,感受到王师道的手又大又厚实,与其并行,安全感满满。 王师道看到邓丽莉头戴遮yAn帽,说道:“古代贵nV多是发髻高崇,cHa簪挂翠,有着许多样式,今人是见不到了。” 邓丽莉从电影和古画中多有看到,感觉那样装扮,摇曳生姿,的确很美,羡慕道:“古代发式美轮美奂,那可是花了不少功夫吧。” “当然,梳妆是门学问,古代每个小姐贵妇都有专门负责梳妆的侍nV,每天梳妆打扮就得一个时辰。” 邓丽莉现代意识浓厚,看重人人平等:“我不愿意侍候别人,也不会让别人侍候我。” 王师道也感受到当代人的这些观念,说道:“你说得对,现代讲求人人平等,这就是古代发式消亡的原因吧。” 沿途每走到岔口就有路线图,走不远就能见到一个景观介绍牌,介绍山中的奇花异草、珍禽走兽。王师道对照着各处的说明欣赏美景,与邓丽莉边走边聊。王师道听得认真、说的有趣,邓丽莉听其说话走路不累,不知不觉爬上南翼峰,已经走出一大半的的行程了。登高下览,极目辽阔,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南翼峰上有一个六角凉亭,名曰览山亭,小亭六根柱子环绕、锥尖圆顶飞檐,与自然融为一T。邓丽莉坐在亭内木台上,眼观周围郁郁葱葱,远处的城区如无声的油画尽入眼底,听得到蚕虫吱叫、树叶哗响,自然谐声,声声入耳,感到远离城市的喧嚣,心情宁静。 微风轻拂、空气清新,夹带淡淡的花香,沁入心扉。间或有松鼠蹿跳、翠鸟飞来、小虫爬过,细观之下也是热热闹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