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之星_17 圆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 圆缺 (第1/2页)

    军训结束,李念还是无可避免地晒黑了不少。想起在盛夏里穿着古装拍戏的阮雨,不禁有些忧虑。这么热,他会不会吃不消?拿出手机翻开通讯录,在阮雨那页停留了片刻,还是点了退出。他最近肯定很累,李念想,不能打扰他休息。犹豫了一会儿,切到聊天框发了一个表情包,附上一句,“军训好累。”接着打了几个字,又立马删掉了。那边一时没有回复,李念松了口气。

    他现在有点不敢接近阮雨,但同样也不舍得远离。只能小心翼翼地退到一个自觉合适的距离,希望能借着这段难以见面的时间,把自己整理干净。他早知道阮雨心底一定藏着某种伤痛,但那血淋淋的创口真正袒露出来,还是让旁观的他胆战心惊。在这样的过往面前,那不合时宜的渴求显得如此病态。罪恶感卷土重来,催得李念重回清醒。但是,眼前这魂灵触手可得,甜美的诱惑令人陡生贪欲。渴望膨胀的一瞬间,恐惧降临,将他摄住,不能动弹。在所有理智和认知的背后,隐藏的怪物伸出爪牙,预示着难以想象的灾难。

    李念再一次问自己,是什么驱使着我给他看这个“草稿”?

    他必须把这头野兽赶回深渊,修补好人类的皮囊,好让自己安全无害地回到阮雨身边。

    持续的忙碌有利于这项“清扫”,贸然靠近阮雨则可能让他前功尽弃。

    B市戏剧学院是业内最权威的院校之一,号称实力派演员的摇篮。当初程现十分看重这份名声,以及它位于B市的便利,以至于李念校考只报了这一所大学。大一的课程安排十分紧凑,还包含了大量的作业和练习。艰难挤出的空闲时间里,程现安插了一些活动,让他偶尔露露面。

    “正是打基础的时候,会辛苦一点,你好好学。学得好的大二就有可能放出来接戏,那时候就好了,比较好请假。”Lily正下死手给睡眠不足的李念遮黑眼圈。难得来陪他的程现出言安慰,保持着一贯的信心。李念听着这番耳熟的豪言壮语,暗自叹气,他觉得自己可算不上学得好的那一批。

    课上讲的理论他都听进去了,但一到实践就很容易出问题。他也算是有过表演经验,实际cao作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儿。陆丰采用的溺水式的教学方式成功让他进入了“小念”的状态,但练习遇到的角色千变万化,他不可能创造这么多情境把自己泡进去。他回想起李正文的话,碰到了一个适合的角色,懵懵懂懂地演完一部电影,并不意味着真正成为了一个演员。有片刻,思绪不受李念控制地再一次回到了《包袱》的拍摄现场,他现在更加能理解当时的阮雨。尽管陆丰和李正文截然不同,但某些东西显然是相通的。他们用自己身上的某种,恐怕自己都没能发觉的特质,去演绎了一个碰巧契合的角色。而当脱离这个语境,回归自己时,阮雨又是怎样完成角色的呢?按他说的,是在心里唱情歌。李念不自觉地笑了两声,这或许是个办法。

    阮雨唱歌时总是非常投入,他会全心全意地跟随词曲的意境,去体验其中细微的情绪。这个“唱歌大法”,换言之,就是利用自己有过的经验,去置换规定情境中的情绪。但李念的问题是,他自认一生过得顺遂,从小到大有过的情绪体验非常……单调。就算是跟同龄人比,他也明显缺少经验。有一堂课的热身练习,老师抽中他表演“临上考场发现没带笔”,他的表现就跟大家的理解存在很大差距。

    但是,就像阮雨从歌里“借”了很多情绪,他也可以从别的方面补足自己的“情感经验”。这一刻,他的思绪回到了郑新河导演那部戏。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和爱人告别,他自然不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最后能完成拍摄是因为……

    《月光曲》。

    走上这条路以来,他也看了不少电影,但没有哪一部会让他产生这种程度的情绪起伏。原因显而易见。

    不同的任课老师都留下过推荐观影清单,包含了不少张昳云和李正文的作品,他还没来得及看。不过这倒提醒了李念一件事,入学前,程现安排的那些课程,没有一个老师提到过他的父母。按照他们在各自的时代里做出的成绩,这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现在想来,程叔叔比想象中的要更了解他。毕竟很多时候连他自己都忽视了,或者说不愿察觉,这种下意识的回避。

    尽管学校离家不远,大部分时候李念还是选择住宿舍。但这几天他只要没课,大都窝在家里,准确地说是泡在家庭影院里。整理的人大概只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面墙上陈列的光碟却明显地分成了两个部分,靠左的这边都是张昳云的作品。她十四岁出道,此后片约不断,算上作配、客串,直到去世那年,共出演了42部电影和5部电视剧。

    李念从老师推荐的那些开始看,这些都看完了就在架子上随手拿,之后再原样放回去。到后来自己也搞不清哪些看过,哪些没看过。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从中学到什么东西,这段日子他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从没有这么仔细地看过她。”

    电影里的她,和海报、照片、新闻里的,看起来很不一样。而在每一部电影里,她又有不同的样子,只有令人惊叹的美艳没有变过。

    很多人说李念长得像她,但根据李念自己的观察,他们有很多不同之处。她的嘴唇更饱满,眼睛的形状要圆一点,虹膜是茶褐色的,颜色偏浅。而李念,他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嘴唇很薄,眼睛没那么大,颜色很深,接近黑色。这些地方大概受李正文的影响更多。

    另外,她真的很美。不同的角色像是一个切面,折射出特定角度的光彩,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最璀璨的宝石,在众人的目光下熠熠生辉。李念摸了摸自己的脸,比较起来,自己像是塑料制成的仿品,乍看上去相似,再看就会发现本质的差别。他从没有过这样的光华。

    在影视的世界之外,她又是什么样子呢?

    李念回想起保姆车上那场“关于爱”谈话。为何总是不满足呢?这一刻,那些朦朦的雾气散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