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1/3页)
送走了人,廷牧回来禀话,刚到门口,忙止了步子一个趔趄又退了出去,捂着眼道:“主子,奴才什么也没瞅着哈。” 允淑搡搡他,“你不是还起着烧的?收敛些,这是正厅,人来人往的,你这么,一会儿要收不住了。” 第105章他抵在她肩头,轻啄她白皙…… 他抵在她肩头,轻啄她白皙的颈子,嗓音透着压抑的喑哑,“收不住便不收,他们有分寸,不会进来打扰我们的。” 唉,这怎么能成?他现下拖着病身子,太过放纵会病上加病。 她本能的为他想,倒吸一口气,问他,“方才烧的厉害,这会儿头不疼?也不晕得慌么?” “不管了,沾上你就像沾上毒药。”他撑手就过来解她衣带。 允淑觉得他有时候着实幼稚的有些可笑,这样不管不顾的,哪里还是那个人人见了打怵的司礼监掌印。 她攀上他,劝解,“你听话儿,现在不成,你得,起来去把药吃了,廷牧请太医来瞧了么?可是受凉?” 他给她把手压下,无奈揉揉眉心子,随手捏过来小叶紫檀沙壶,分了两个瓷杯倒上茶水,递给允淑一杯,随口道:“风寒罢了,歇两日就好。昨儿你同徐家姑娘在青绮门吃过酒,去了福王府上,回来还没同我说是个什么境况,就因你二jiejie投井的事儿人都懵了,是我大意,早该知道福王会伺机寻事儿的。” 允淑握着茶杯,睁大眼睛巴巴看他,“我…...有桩事你听了莫生气,昨儿我去见过二jiejie了,彼时她还巴着我能把她救出来的,总觉得突然投井这事儿是有蹊跷的,那徐大姑娘可疑。再有,从农庄子回城后,我便直奔福王府,当时福王爷见了我很是客气,且并没有蛮横,我所说的话儿,他也都一一应承了,我没想今儿一早,惊动尚书令到家里来兴师问罪。” 他恹恹的把茶喝尽,盏子扣在桌上,闭目养会子神,略笑了笑,有些想法实在出格,可也未必不是,世上万物生长,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如果真如佛偈上讲的,人有前世今生,那这倒是桩有意思的事情。 徐寿娘同徐长生,若就是同一个人呢? 可见天无绝人之路,即便是他异想天开,徐寿娘只是徐寿娘,那也是帮了他大忙,现成的人做何不用? 长生姑娘的事儿,让他和庭降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复杂,如今有个人能替代,他从中牵牵线,自然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处。 至于福王手底下的户部和度支使,也不急于一时收回来,官家要银子,盐务这边才是真正的大头,只不过官家深谋远虑,当初留着寿王不杀,关在天牢里就是为了清除余党,现如今寿王的余党清干净了,也是时候该送寿王爷登天了,这福王还得慢慢耗,朝廷要大换血,总得生出些由头,等把福王耗到憋不住了,自然会出岔子叫他有机会下手。 允淑瞧他也不说话,轻轻捏他脸,“你倒说句话儿的?是突然又难受了?那也别搁这儿睡着了,我扶你回房歇着罢。” 他一把拉她趴在自己怀里,做个禁声的手势,“别说话,我在想事儿,明儿你同我去太真观一趟罢。” 她也不晓得突然说要去太真观做什么,趴在他胸口,怕动弹一下就压着他,整个人僵僵的,也不敢再吵他,便就没问。 歇了一晚,次日艳阳高照,云大片大片窝在天边上,像草原上赶跑的羊群。 冯玄畅精神头好了许多,用过汤药准备动身,允淑担心路上凉再受了风寒,给他多穿了两件厚衣裳,看起来有些臃肿笨拙。 廷牧捂着嘴没好意思说,只是出府门的时候,守门的锦衣卫们像见了奇景似的,不停搓眼,生怕认错了人。 他回头瞥一眼撑着脖子往他身上瞅的几个人,轻咳两声,“怕冷,不行?眼珠子都瞪那么大做什么?” 几个人忙摇头,也不敢再看了,低着头拱手,齐声道:“这几日确然是天冷,主子穿厚些属下们才放心。” 允淑过来扶他,道一声,“该走了。” 玉真观是长安城为数不多有排场的道观,往来接待的都是达官显贵,除了领受香火还做一样别的生意,专门供搁置牌位的祠堂,谁家有钱,便能从玉真观买下一个有面儿的祠堂,供奉家中先去的祖宗,将牌位放在玉真观日夜受香火,日日诵经祈福。 他带着允淑上过香,侍奉三清祖师后,穿过内堂到了个小祠堂里。 允淑看清香案上供奉的牌位,情难自已,两行热泪刷的就淌下来,噗通往蒲团上一跪。 上写的是父李思修之灵位,母宋氏之灵位。 冯玄畅随她一起跪下来,往火盆里添两张纸钱,沉声道:“你父亲和母亲我已经找了风水宝地安葬,牌位供奉在玉真观好些年了,一直想着带你过来祭拜来的,只是事儿太多,全都耽误了,眼下咱们成了亲,以后逢年过节就来祭拜一回罢。” 允淑心里觉得亏欠,这么多年,她都没想着能给父亲母亲置办个牌位供奉,倒是他全都给cao持了,都不知道怎么谢他才好。 她实在是个不孝的女儿。 他拍拍她,“赶明儿你把你二jiejie的牌位也供奉在这儿罢,她的身份进不了沈家家祠,如今没了,你想把她接回李家,便搁置在这里一同受香火,愿她来生做个好人,能善待身边所有的人,尤其做个不伤害亲姊妹的人。” 允淑嗯声,好不容易止了哭声,去抹眼泪,哽咽着,“畅哥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才是。” 他替她擦眼泪,对着她红红的眼睑吹吹,“傻子,你都是我娘子了,还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