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格律浅谈六有关词的种种 (第2/2页)
所定的音高标准,分h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仲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S、应锺等十二律。由於七声和十二律的配合,才有旋g0ng和转调的变化,七声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g0ng声为主的调式,称为g0ng,如h锺g0ng俗名正g0ng、大吕g0ng俗名高官等;而以其他各声为主的,便称为调,如h锺商俗名大石调、大食调、越调、大吕商俗名高大石调、高大食调等,总称为g0ng调。以七声配十二律,在理论上,可得十二g0ng,七十二调,合为八十四g0ng调,又称八十四调。但在实际音乐中,并不能全用,如隋唐时的燕乐,以琵琶四弦定为g0ng、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共得二十八g0ng调;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g0ng十一调;元代北曲只用六g0ng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用五g0ng八调,合称十三调,而最常用的不过五g0ng四调,即h锺g0ng、仙吕g0ng、正g0ng、中吕g0ng、南吕g0ng,双调、大石调、越调、商调,合称为九g0ng。 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在g0ng、商、角、羽四声上各分配七调而成的。g0ng声七调如正g0ng、中吕g0ng、南吕g0ng、仙吕g0ng等叫“g0ng”,其余二十一调如越调、双调、般涉调等叫“调”,所以称调子为“g0ng调”。“燕乐二十八调”,是宋词、元曲的依据,但实用的调子并不多,元曲中仅用十二调,而传奇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g0ng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正g0ng—惆怅雄壮、h钟g0ng—缠绵富贵摄绵,、仙吕g0ng—清新绵道、中吕g0ng—跌宕高下闪赚、南吕高—感叹伤悲、双调—健朗、袅商调—凄惶怨慕,、越调—谐趣矫健、大石调—蕴藉 在填词时必先看此定调如清平乐定调是越调和大石调.所以他有谐趣矫健,蕴藉温婉,所以我们叫写词这个动作为填词,怎叫填呢?就是按律填词,按者旋律曲韵而填上文字去唱一如现在歌曲的原始版本。所以我们填词大可不必看标榜词谱的词律了,而是要看例词,词调,因为平仄的词律只能看到音节,韵点,无看看出这词牌音乐的感情和特殊要求,今人常说违背了词律的平仄叫出律,可是唱歌我们只听过走调,有谁能唱个歌出律的,如果有一位大能者能唱个歌出律,那麽青让在下开开眼。 所以我们填词要有以下四步奏: 一,看定调,不能把结婚这进行曲填成离歌,把生日快乐歌放在祭礼上唱,如眼儿媚这凄婉的情歌填入满江红这军歌调子吧!到时被人海k还一脸委曲说:”我平仄都对了为什麽打我,?”那才是大笑话呢! 如果查不出乐曲可以多看几位原创词,来揣测他的调子。,再用调子来填文字,所以要填词前先找出一首适合你想写文字的词牌,押上词牌才能开始填,所以不押词牌的词等於演唱不报曲目一样没礼貌。 二看韵点:词仍是韵文所以我们看例词那边要押那边不押,有押韵上有一韵到底双调两种双调即是多韵二三四韵都是双调。 三看换头,所谓词叫一阙那麽分段可分作上下阙,除了短小的令外大多有上下上下片,到慢时还有三片四片之多,这上下片中门如果用流行乐理来看,就是上下段或者主曲副曲,在第一段後有间奏,可以转换语气唱调。我们填词不可看作铁板一块,把他当作流行歌曲分段处理。 三,看这词牌有什麽特殊要求,这在例词上才能看出,如喝火令在第九十十一句要有重字如梦今在在第六七句是两个重字,或有回文或有顶针,如一半儿,必在曲词後有一半儿如何一半儿如何或破阵子开头必定对仗,这是词的特殊要求,符合这特要求才能算是这词牌。 一般词律中只有平仄却看不出这些,但平仄只是填词最末节,平仄在律诗最严但律诗还有拗律,可是为了不耐烦律诗的规则才发明长短句又名诗余的词,怎麽会第几字一定平第几字一定仄否则就是出律了。 以平仄填词,大谬也! 所以词谱是音乐无关平仄百度错了平仄是文字的事词要按旋律填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