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乱春_後记。存在的定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後记。存在的定义 (第1/2页)

    早安!又到了熟悉的後记时间,虽然写了那麽多次後记,但你们杏好像还是个後记苦手XD总之国际惯例先给宝们b个心,谢谢大家陪着小狗和小少爷走到这里,也谢谢连载期间你们的Ai和温暖。第一次写耽美或许还有诸多生涩,感谢宝们的包容与支持,给了我很多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本书能顺利完稿,亲Ai的你们绝对功不可没。暴风哭泣

    《乱春》的灵感源自於「互相把对方纹在身上却又不敢说Ai」这个核心,没想到後来刺青梗出来後,大家也都蛮喜欢的,真的非常开心!我觉得这件事好浪漫,虽然以他们两个的角度来看应该蛮悲壮的,但无所谓,我们拥有金手指上帝视角:D友人还说这俩就是不长嘴啊才会一直拉扯,我开玩笑地回如果他们都长嘴那就开篇即完结了XDD不过不长嘴倒是真的,挞伐!此处实名钦点许慕白同学而且但凡这俩其中一个没长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BE哈哈哈。

    这个故事并没有建立出很严谨的时间线,大多是过去和现实交替着写,也是想要藉此营造朦胧混乱的感觉。如同文案写的,那是混乱里滋长的春,迷乱的Ai意野蛮生长,许慕白说自己在这段感情中动弹不得,但其实祁扬也是一样的。在自以为的单箭头的前提下,他们都是彼此的网,奋力挣扎却又忍不住陷溺,只能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掩饰和谎言,来扞卫年少时期的自尊,以及那颗害怕受伤的真心。

    不过起初只是想写双方拉扯的那种暧昧感和迷乱感,一开始其实也不是很确定要写什麽,但很感谢小狗和小猫带着我走出了属於他们的路,越写对於他们的灵魂就愈发了解,大约码到後半段,这个故事的立意就基本确定下来了。

    後来跟一位做研究的友人聊天,他说虽然论文写完了,但其实能感受到之前并不明确地清楚自己为什麽会想探讨这个主题,可後来慢慢翻修就愈发厘清了。

    我想写文也是这样的,书写和研究的过程都是边走边寻觅,然後有一天你回头看,就会突然知道了做这件事的意义。写《乱春》的过程也是如此,在混沌中匍匐前行,最终有幸拨云见日,找到了这本的核心价值,以及想要阐述的东西。例如许慕白原生家庭对於个人成长的影响,或是生命的意义。

    刚毕业的这一年,因为个人生涯规划的原因,写《乱春》这段时间,刚好是人生的空窗期,焦虑、混乱、迷茫、自卑、压抑等等情绪淹没我,总忍不住去思考关於生命和Si亡的问题。这期间写下的文字是探索灵魂的痕迹,乱春,或者严谨一点,许慕白本身,也成为了当下一部分的自我诠释。

    忘了之前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大抵是在讲说,很多人活到最後才发现自己没有真正地活过。当时的我生活里没有一个明确的重心,缺乏目标就好像行屍走r0U,没有真正存活的实感──到底什麽才是活着?

    许慕白藉由痛感T验活着,疼痛和窒息感能给予他真实存在的感觉,在窒息边缘的时候,那种想要活下去的本能会被激发到最大,那个瞬间,他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T。

    从小到大在父母的掌控慾之下,总是活得像傀儡而没有自我,所以他面对生命是悲观且消极的,常常会去琢磨Si亡以及存在的意义。而在循规蹈矩的外在之下,他的本我其实也藏着很多反骨,甚至是放任自己服从本能。

    在追求快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追求超越快乐。在那种被慾望、窒息感和疼痛支配而不顾一切想生存下去的同时,从某方面来说,也是奔着自毁与Si亡去的。生的极致便是Si,Si的极致也是生,一T两面,共生共存。

    生命的尽头是什麽?是重生还是彻底归於寂灭?不知道,但是不妨碍部分的我们去探寻。

    不过就像小许说的,其实有时候反覆思考Si亡并不代表想要自杀,也不是不想活了,只是在揣摩生命的意义而已。生和Si其实就只是一线之隔,有些人活着却好像Si了,有些人Si了却还活着,存在的定义模棱两可,他只是想要Ga0清楚自我的归处。

    很值得庆幸的是,在迷茫中飘泊许久後,因为祁扬的鼓励,他也勇敢跨出了舒适圈,去尝试接纳自己的目标,以及真正想要追求的领域。惯X逃避的人要鼓起勇气是很难的,连踏出那一步都战战兢兢,还好有小狗的支持,许小猫终於决定为了自己活一次。

    至於许慕白的家庭,并没有在正文中给一个确切的交代。因为人生是不断前进的,後来的关系会如何,生命自会给他们答案。他和父母间的龃龉或许还会持续下去,可能最後父母年纪大了也看开了,也可能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接受这样的儿子。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会有一个完美、和谐的结局,现实中很多家庭也是这样带着隔阂地继续下去,维持那摇摇yu坠的平衡。

    话虽如此,可我终究还是舍不得,现实中那麽多苦闷的结局,故事里依然希望能撒下一点光,於是写了那篇许慕白去探病的番外,多多少少给了一个念想。尽管不知道最後许鼎成会不会真的接纳这样的许慕白,也不知道这样的拉锯要耗时多久,但至少,至少有点盼头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