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新时代(完) (第2/2页)
个社会。 而关於她被判定为战略资源这件事,自从罗方佑因违规实验被捕後,他手头关於潘芮棠的费洛蒙研究,便由政府国科会接手。 经过严谨的生物检测与临床模拟,他们发现潘芮棠分泌的费洛蒙具有罕见特X:在特定浓度下,能够诱导Beta的荷尔蒙平衡发生分化,朝Alpha转变。 国科会使用了万份Beta个T血Ye进行反应测试,但结果显示,只有沈卫昕的血Ye会对这种费洛蒙产生明显反应,其余Beta个T无效。 考量到极高的研究成本与极低的适用X,一年後,国科会最终决定放弃此项研究,将潘芮棠作为极端个案标注在资料库中。 这让潘芮棠松了一口气,她终於不必去国科会配合他们cH0U血研究了。 到了选举年,沈卫昕才正式投入立委选战。 她跑遍了选区的每个角落,从容地面对媒T采访、参加辩论会,每一步都踏得稳健。 潘芮棠依然在旁协助,仔细打点她呈现在众人面前的形象,也给予她最坚定的支持。 沈卫昕继承了父亲当年的高人气,成了民众新的希望。 尽管主流媒T想挖出她的黑料攻击,但奈何沈卫昕从前生活简单低调,人际关系单纯,加入清恩党後也只是一心跑行程,跟妻子潘芮棠更是十分恩Ai--毕竟她们可是适配度99.99%的命定之人! 所以主流媒T在无奈之下,也只能尖酸地挑剔她消费父亲的名气,或批评她演讲中的不周到之处,好让他们能够跟日昇党交代。 而在总统大选那天,当沈卫昕去投票时,摄影机还是忍不住围上来,狂拍她的照片,给了她不少的版面。 下午四点,投票结束後,沈卫昕的竞选办公室挤满了前来观看开票直播的民众。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气息。支持者们低声讨论着,眼神紧盯着电视萤幕。 中选会的开票开始了。 总统的票数固定显示在右上方,下方区块则是每隔几秒翻页,更新各选区立委候选人的开票数。 沈卫昕站在办公室中央,手指紧紧交扣,心跳急促。 她的对手是日昇党连任两年的立委,深耕地方已久,她并没有一定的把握会获胜,但她还是期盼着这三年来的努力能够有好结果。即使她这次无法胜选,她也不会放弃这条路。 潘芮棠站在她身旁,尽管她的心脏也快跳出喉咙,她仍低声安抚:「没事的,我们可以的……」 「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尽力了。」 沈卫辰也拍了拍她的肩。 这三年来,她将meimei的努力看在眼里。还是上班族的沈卫昕,日子得过且过,但为了理想而拼命的沈卫昕,看上去是那麽耀眼--就像当年的沈清恩一样。 现在,沈卫辰也接受了meimei的选择。这世界,就得有他们这些勇於挺身而出的人,才能改变社会,推动时代的进步,不让人民苟活在强权的Y影之下。 沈卫昕点了点头,又闭上眼深呼x1了一口气。 时间一秒秒流逝,电视萤幕的数字像在跳舞般起伏,几次沈卫昕都以微弱差距落後,又随着地方开票更新拉回领先。 目前总统的票数已经开出七成,一直都是维持着赵越六成,赵yAn四成的b例,可以看出大局已定。 但沈卫昕的选区票数仍持续拉锯,让在场的人都绷紧了神经。 在漫长的折磨之中,彷佛过了一世纪那麽久,最後的结果总算出来了。 沈卫昕以险胜五百票的票数确定当选立委。 整个办公室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掌声、尖叫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沈卫昕激动得全身颤抖,泪水在眼眶打转,她转身,用力地抱住了潘芮棠。 「我们……真的做到了……」她哽咽道。 潘芮棠紧紧搂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眼中同样噙着泪光:「是啊,我们做到了……」 两人紧紧相拥,周围的喧嚣在此刻彷佛远去,只剩下彼此的心跳和温度。 她们三年的辛苦、奋斗与坚持,终於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竞选办公室外,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守候以久的媒T一看见沈卫昕跟潘芮棠出来,便一拥而上,将麦克风刺到她们面前。相机的闪光灯闪烁不定,将她们的脸映得忽明忽暗。 沈卫昕手微微颤抖,但眼神坚定。 她扫视全场,目光落在每一张熟悉的、期待的脸庞上。 「各位朋友,各位支持者,谢谢你们!」她深x1一口气,语气温和却充满力量,「今天,我们一起经历了一场不平凡的选举。我们从无到有,从怀疑到坚信,走过了无数挑战与困难。」 「我不是为了个人荣耀而站在这里,而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她环视全场,情绪渐渐高昂:「清恩党成立的初衷,不只是承继我父亲为人权奋斗的理念,也是为了让民主不再只是口号,而是真正落实在我们的国家。今天,我们以行动证明:即使掌控媒T与资源的力量再大,也无法阻挡人民追求真正民主的心!」 她的话语带动了民众的情绪,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鼓掌声。 待掌声平息後,沈卫昕的语气又转为柔和:「我承诺,未来的每一天,我都会以立委的身份,扞卫民意,为地方争取,并提案修正不适当的法律,让我们的国家更透明、更公平,也让每一个人都能勇敢追求自己的生活,掌握自己的命运。」 她看向潘芮棠,嘴角浮起一抹微笑:「这场胜利,不只是我的胜利,而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 现场再次爆发出如雷的掌声和欢呼声,人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呐喊着沈卫昕的名字。 黑夜被耀眼的晨光撕裂,民意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洪流,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充满希望、属於人民的新时代,终於来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