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名正言顺 (第1/2页)
幽州的信使到达梁州的时候,莫文渊正在县衙当值,主簿石大山算盘打得哗啦作响。 “今年的税银b前年翻了两倍不止,照这个势头,明年三间府库就能装满铜钱!” 莫文渊翻着手中账册,却没有这么乐观。 “难说。收上来的税涨了,支出也水涨船高,税银刚收完没多久,库里就空了大半。” 石大山抬起一支眼看他:“大小姐不知道钱花到哪儿去了?” 军费,粮饷,造船,样样吞金如水。 说到这个,莫文渊难免好奇,放下账册。 “听说石主簿和文书都是本地人,我兄长和……阿宣姑娘花空梁州府库攻打幽州,你们怎么看?” 石大山看着他,忽而坦然一笑。 “在下的看法很简单——听姑娘的命令,替她守好梁州。” 石大山:“在下更好奇的是,姑娘临走前,为何要把梁州事务交给大小姐总理?大小姐来的时日不长,对梁州的了解不b侍卫长九霄姑娘,也不及跟随侯爷多年的刘先锋,要说这二人负责城内治安和巡防,余下的事务我和方兄也足以应付——不管怎么看,让大小姐管梁州事都不像托付梁州,而像是给大小姐分权。” 石大山视线里含着警惕与打量。 “在下不得不好奇问一句,大小姐在京城时同姑娘关系很好吗?” 莫文渊心头一动。 他和昭yAn公主的关系,实在算不上“很好”。 即便未曾正面交恶,自己也确实想过大婚后悄悄杀了她,父亲Si在大婚当日,更是让自己对她迁怒。 可她和meimei同舟共济是真的,让自己暂管梁州事务也是真的…… 朱暄这个人,莫文渊看不明白。 b如,为何她y要随行出征? 就算练过一点武,也难保刀剑无眼,冒这么大的风险,就为了鼓励军心?照他说,坐镇梁州才是更好的选择吧? 想起朱暄故意误导他北上剿匪,白白煎熬几个月,文渊心里又泛起一丝隐隐的恼恨。 昭yAn公主是个多么恶劣的人啊。 说什么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一定都是哄人的胡话! 莫文渊胡思乱想着,随口道:“我是侯府小姐,在京城和她也算得上手帕交。” 石大山一脸天崩地裂:“阿宣姑娘那样的人……也会有手帕交?” 莫文渊一口咬定:“当然有!姑娘家任凭现在怎样,小时候不都一样玩布娃娃绣花穿绳!” 石大山还要再问,突然有人敲门,莫文渊抬头看是个容sE姝丽的玉面少年郎,手里拿着张图纸。 石大山见到他瞬间一脸慈Ai,b亲孙子还亲。 “哟,白羽来了,快进来!大小姐不知道吧,他做出来的火药可是咱们梁州一宝!这次又有什么新发明?” 白羽连寒暄都没有,把图纸拍到他们面前,“我需要铁。” 石大山为难搓手:“小羽啊……铁现在稀缺得很啊,梁州能找得到的都打成兵器装备了,实在没有结余……旁的成吗?” 白羽板着脸:“必须是铁。” 两个人讨价还价,白羽一寸不退。 莫文渊在一旁听着,时不时看看少年白皙倔强的脸,后知后觉想起来,他和白羽曾经见过。 那还是一个月前,他偶然听到几个兵士闲聊,说将军对火药坊的技师很是青睐,十日里有八日要过去,说话温柔小意,可见器重。 这话旁人听着没什么,可到了莫文渊耳朵里就大不相同。 meimei年纪早过了二十,即便不急着生育,他也希望有个好脾X的男子照顾meimei起居。 火药技师离自己设想的温顺书生有些远,但莫文渊很快想通,只要X子好,未尝不可。 他找机会去搭话,隔着火药坊的烟雾,看不清技师的脸,只得先客套地夸奖白羽的才华,道定国侯很珍惜他这个朋友云云。 谁料少年头都不回,用讥诮的语气冷冷道:“我一介贱民,做过乞丐,也做过土匪,不敢高攀做侯爷的朋友。” 莫文渊:“???” 他登时心头火起。 不敢高攀,你还真就高攀不上! 莫文渊亲自找了七八个俊美书生让meimei相看,企图让她换个人选,奈何她实在太忙,又要出征,此事只好作罢。 可今日一见,白羽倒不是针对meimei,而是一概而论地没礼貌。 重要的是,洗净烟灰的这张脸……确实b自己找的那些书生好看太多太多。 石大山好脾气地哄了又哄,终于哄得白羽皱着眉头松口,“说好了,下个月给我两倍的铁!月初就给,不能赖账!” 石大山:“不赖账不赖账,我保证!哎!你还没说你的新发明是什么?” 白羽不耐烦,“说了你也听不懂。”大步朝外走。 “是枪!” 枪? 莫文渊看了一眼留下的图纸,他好像在meimei的书房里见过类似的东西…… 就在这时候,县衙守门人慌不择路冲进来。 “大小姐,石先生,幽州来信!” 算着日子,meimei几日前就该到幽州了,莫文渊接过信,不知为何,心突然发起抖来。 石大山:“哟!这是捷报吧?肯定是捷报!” 送信人低下头,不发一言,二人都觉察到不对。 莫文渊嗓子发抖,手指也在抖,险些把信封扯烂,好不容易展平信纸,看到上面最显眼的几个字: 【幽州被历州周边五县联合围攻,定国侯伤重,命在旦夕……】 “刺啦”一声,信纸被生生扯成两半。 半月前。 朱暄和莫文鸢正在花天酒地。 幽州打得并不容易,不论是乔莲率领的二十艘船、幽州府衙、还是离岛上的乔家老宅,都进行了殊Si搏斗。 乔家本就是水匪起家,很有一番搏命斗狠的勇猛,乔老太爷年过花甲仍能提刀,就连后宅的乔大夫人都卸下钗环,换上劲装,带家人奋勇抗敌。 若非趁其不备突袭,对方措手不及,只怕激战时间还会更久。 因而最终得胜后,以庆功宴犒赏三军必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