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赵高的权势 (第1/1页)
“去!” “叫扶苏前来,身为朕的大公子,总要接触一些奏折了!” 嬴政瞧了赵高一眼开口说道。 赵高内心明白,虽然大公子时常惹陛下生气,但是陛下还是对大公子寄予厚望。 如今竟然都让其接除奏折批改了! “可是陛下,目前大公子尚且年十二?” 赵高轻声说道,意思也是明显,才十二岁,未免有些小了! “哼!” 嬴政冷哼一声。 赵高连忙便是点头转身让扶苏叫来。 身着白衣的扶苏有些不情愿的走来,对着嬴政微微行礼。 “孩儿见过父皇!” “做!” 嬴政坐在上首的垫子上面,指着旁边。 扶苏来到跟前,却没有选择随意的坐着,而是跪坐在一旁,规规矩矩。 嬴政也是没有在扶苏的礼仪上面大做文章。 随便他了。 而且目前,这跪坐,本就是大秦之礼。 只是他从先生那里觉得这般做的更加舒服罢了。 赵高侍立在一旁。 ................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整个章台宫内便是出现争吵的声音。 “父皇,异族在侧,需怀柔之策来应对,而不是行霸道起兵伐戮!” 扶苏虽十二,但是此时满脸的认真,丝毫不怯弱,即便是面对嬴政。 侍立在一旁的赵高叹了一口气。 他便是知道,大公子性子倔强,认定的事情,即便是陛下也改变不了其想法。 方才陛下询问大秦在外的异族如何处理。 陛下教导,对付异族必须行霸道,以武力镇压方显大秦之威,以武力让异族就范。 可是大公子呢,当即便是辩驳,对付异族不应这般,需怀柔之策,以德训之! 陛下自然怒火。 异族侵犯华夏几百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陛下心中,这些异族就应该灭族,而不是以德训之,异族残暴,根本不是以德,以仁能够训之的。 只要中原王朝弱势,这些异族就必然进攻。 长达几百年的恩怨,用几句儒家之学,就改变了? 可笑! 就算是赵高,也不认同扶苏的话。 “可笑!” “怀柔之策?” “你可知多少百姓死于异族之手?” “对于异族,唯有荡平!” 嬴政的脾气可不算好,如今再加上自己的大子,竟然一点没有继承他的风采,张口闭口便是之乎者也? 岂不是可笑? 一个国家,若真的用几句之乎者也,就能安定,这世上早就没有了战争! “父皇之言,恕扶苏不苟同!” “以战止战,根本不是长久之计,只能劳民伤财,损伤国力,百姓陷于战乱之苦!” 扶苏站起身来,规规矩矩的行礼开口。 “朕乃大秦之主!” “一扫天下诸国,朕怎么生出尔等这般懦弱之子!” 嬴政咬牙切齿的瞪着扶苏。 眼神当中更是满满的烂泥扶不上墙,但深处更多的则是无奈! 天下虽一统。 但大秦还尚不稳定,六国百姓对大秦归属感更是没有! 而异族便是他想要做的,虽为大秦定万世之基,但也同时是为了六国百姓归心! 行霸道是最快捷的,至于征战劳民伤财,这是战争,为了之后的大秦,只能苦了此间百姓! 百姓眼中。 他是暴君! 那么他便是暴君又如何? 他不需要别人去理解他,也不需要别人去叫他一声圣君贤明! 朕为帝王! 他的眼中是天下,是万世,是华夏民族! 而嬴政的话,让扶苏低头,紧紧的咬着牙齿。 看到扶苏这般。 嬴政也明白,自己多少是有些许急了。 “罢了!” “你下去吧!” 嬴政烦闷的挥挥手! “奏折过多,父皇保重身体才是,扶苏告退!” 扶苏轻声,再次行礼之后才是转身离去。 听到扶苏的话,嬴政那眼神也是闪过一次的愧疚,只不过很快这种情绪便是收敛了下去。 ............... 一连半月,嬴政可谓是宵衣旰食,大秦百废待兴,再加上嬴政本就是劳模。 可谓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夜晚。 “陛下,夜深了!” 赵高看着章台宫里面的灯火被风吹的不停摇曳,将章台宫的殿门关上。 来到嬴政的跟前,轻声说着。 眼神盯着嬴政那脸上明显的疲惫,内心叹了一口气。 “知道了!” “赵高,跟朕多少年了?” 嬴政停下毛笔,看向赵高,赵高连忙开口:“陛下,已经八年了!” “八年了!” “真快啊,跟朕这么久,可有什么想要的?” 嬴政说着莫名的话,让低着头的赵高不停眨眼,不明白嬴政的意思。 急忙开口:“陛下,老奴能够服侍陛下,已经是天大的恩典,若能一直跟随陛下,那便是老奴想要的!” 嬴政笑了笑。 “跟朕那么久,来,帮朕看看这些奏折!” 赵高猛的瞪大眼睛,当即便是跪伏下来。 “陛下!” “老奴怎能窥视这天下奏折?” “朕让你来,那你便来!” 嬴政声音加重了几分,赵高连忙起身,侍奉在一边。 双手还哆嗦着,将奏折打开。 脑海当中,一团不知名的情绪在深处萦绕。 而跟随着嬴政那么久。 对嬴政的性格自然是熟悉,而且赵高若无才能,也是不可能在嬴政身边待那么久,单单只有察言观色亦是不够的。 所以加上赵高的梳理。 嬴政对赵高越发的信任。 而赵高的威势在朝中也越发的渐大,大秦百官谁人不知。 赵高亦是有着梳理奏折的权利。 对赵高也愈发的尊敬。 而老实本分的赵高,因小时候的创伤和苦难,让他更是迷恋这种感觉。 但是在嬴政面前。 1 赵高自然是不敢有任何的放肆,一直都收规规矩矩的。 数月之后。 “赵高,去,把奏折搬到马车之上!” “朕甚是想念先生!” “许久未去了!” “朕在马车上批改。” “是!” “老奴遵旨!”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