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音乐_我听《童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童年》 (第2/2页)

魔鬼党、隔壁班、nV孩、零食、漫画。其中的诸葛四郎和魔鬼党是神来之笔,让本来已经很具T的意象更具T,犹如加上了特写镜头。我不在台湾长大,但是,我能够很快联想到我童年听到看到的故事中那些曾经着迷的人物,还联想到我童年时珍藏的宝贝,大人觉得一文不值的东西,b如我爷爷废弃的一根竹竿,据说是他年轻时的烟杆,因为那个烟杆足够长、足够结实,头部有个翘起来的造型,我把它当作我的「青龙偃月刀」。情景三堆砌了,睡觉、功课、考试、念书。这些情景,我都太熟悉了,只是我其实没那麽狼狈,写作业和准备考试,都没什麽问题,但是,我知道我们孩子之间可能都会这麽夸张地相互描述,何况,这样的场景我也确实经历过,见过就更多了。其中,引用「寸金难买寸光Y」,也是神来之笔,让具象更具象,我敢肯定,任何一个中华文化中长大的孩子,都听过这句话,不仅是老师说,家长也说,三天两头地说,从我们小时说到长大。情景四堆砌了,太yAn下山、神仙、天空、发呆、幻想、孤单。同样极其真实,年少时候Ai幻想、Ai做梦,其中的「太yAn下山」、「孤单」给这首歌引入了一丝丝伤感。歌曲的总T是披着欢快外衣的伤感,越是真切地追忆童年,越把童年描绘得栩栩如生、多姿多彩,越是知道童年已逝,时光不再,再想到童年时的一个个幻想梦想,也随风逝去,怎不能暗自神伤。情景五堆砌了,yAn光、蜻蜓、稻田、彩虹、高年级的同学、盼望长大。也是随意地放置一起,这一段增加了歌曲的明亮sE彩,奠定了整首歌偏向积极欢快的基调。罗大佑的歌词就像一个白描大师,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笔,g勒出了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现在尝试分析一下旋律。这段旋律一共八句,除了第三句重复第一句,其他每句都有新意,每句都很JiNg彩,质量相当,这让这首歌处处都耐听,没有一字缺陷。这首歌可以说没有副歌,也可以说全都是副歌。歌词虽然是分行写的,但旋律中,其实是两行并作一行,当作一个长句来唱,b如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16字

    C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15字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20字

    福利社里面什麽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19字

    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17字

    隔壁班的那个nV孩怎麽还没经过我的窗前?18字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後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没有人知道为什麽太yAn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yAn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麽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22字

    每句都是近20个字,需要一气呵成的旋律,这在歌曲中是很少见的,首先这个旋律需要很长,其次不能y拗,要保持节奏、连贯和流畅,不容易。罗大佑是创造长句旋律的高手,他的很多作品都有这样的长句,b如《光Y的故事》几乎每句都是长句。这有点类似唐诗的绝句和七律,一般都是5个字,或者7个字为一句,但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9字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9字

    其险也若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1字

    这样的长句,同样还保持了诗的韵律,这是不容易的,这是李白诗才的一大过人之处。通常一句话写长了,话说多了,容易变成普通陈述的句子。歌曲也一样,一个旋律变长了,容易变成「口水歌」,也就是近乎直白说出的话。但是,长句一旦克服了那样的缺点,就具备短句没有的容量、能量和魅力。长句旋律对演唱的要求也提高了,但同样,处理好了就能增加演唱的魅力,歌曲的意象更完整、更丰富,整首歌也更大气。整首歌没有高音,没有很长的拖音,没有大的起起伏伏,一直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状态。这首歌的编曲也很JiNg彩,开头过门节奏感很强,稍微急促,显得一点俏皮和欢快,这符合孩子的特点。中间的口哨也符合少年的特点。不同於很多名歌,《童年》成名已久,但是这个旋律的模仿者很少,大概唯一和它类似的旋律就是罗大佑本人在同一时间创作的《光Y的故事》。我觉得,不是人们不愿模仿,而是实在模仿不来。这有点类似陶渊明的诗歌,冲淡到极致,犹如李白的狂放到极致,大家都觉得好,但是模仿不来。相b之下,杜甫的诗歌,学习效仿者众多。流行歌曲中,旋律似曾相识的Ai情类歌曲,多不胜数。

    《童年》的演唱者数不胜数,适合所有人演唱,且每个人都唱得好听,各有味道,难辨高低,原唱是张艾嘉,我不觉得她胜过罗大佑、刘文正、成方圆,或者很多不知名的一般歌手。《童年》不是靠某一个歌手唱红的,而是成千上万普普通通的人一起叠加累积唱红的。大部分歌曲,越唱越淡,次数多了,大家就腻了、烦了,只能流行一时,《童年》则不同,唱得越多,旋律越熟悉,越琅琅上口,越历久弥新,一直流行。罗大佑本人在各种场合演唱这首歌,从年轻到现在,我估计近百次,都很好听,这是他自己的童年故事,他自己的生命之歌。《童年》适合男nV老少,从独唱到几个人的合唱,在到几十上百人的大合唱都很好听。改编的口哨、各种乐曲演奏也都好听。

    最後简单说说为什麽《童年》在我心目中排第一。无论旋律,还是歌词,都是第一,两者的结合,更是第一。其次,《童年》的主题b一般的流行歌曲更恢宏、深广。流行歌曲最多的是Ai情类,其次思乡感恩,还有就是关怀世界。《童年》看似则很小,讲的是自己。但是没有人不经历童年,一个人,无论在此刻是成功、得意、失败、沮丧,还是平庸,都有过一个曾经有梦想的童年,都珍Ai着童年的自己,都从Ai自己出发,然後考虑Ai他人、Ai世界。所以,《童年》实在很宽广,这一点,还是可以用陶渊明的诗词来b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