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24) (第2/3页)
汤下肚,凉意退散,浑身变得温热。 梁昭歌抬袖蹭过祝久辞鼻尖,后者捂着鼻子往旁躲去。 昭歌! 小公爷出汗了,有失礼仪。梁昭歌看向祝家牌位。 祝久辞眼皮一跳,连忙抓着袖子在脸上胡噜一圈。 磕头。梁昭歌道。 啊? 梁昭歌看着他,茶色的眸子里长明灯的火光在闪烁。 祝久辞糊里糊涂磕下去,额头处在冰凉的地面上冻得一个激灵,身旁有响动,他贴着地面看过去,梁昭歌亦面额触地。 昭歌为何要磕头? 此番小公爷是为救昭歌才在京中掀闹风雨,昭歌自是有错,该当认罪。 二人直起身。 磕头。 还磕? 嗯。 二人一同在祝家列祖列宗面前磕下去,长明灯熠熠辉煌。 起身。 再磕。 嘭嘭。 还磕吗?祝久辞捂着脑袋问。 小公爷可数了? 三。 梁昭歌看着他,许久没说话。 那够了。 梁昭歌扶着祝久辞起来,俯身提起食盒。 不用罚跪了吗? 国公夫人说喝了汤就可以走。梁昭歌道。 这怎好。 国公夫人也说了,历次都是这样。 祝久辞: 作者有话要说:敲敲某祝的脑袋,还不是因为有人天没亮就开始跪了。 国公爷,活在台词里的男人。 老子的弯月刀呢! 谁敢污蔑老子!我明明最疼孩子! 不做做面子工程,老子怎么在圣上面前斡旋!熊孩子! 国公府鸡飞狗跳的生活开启啦!〈〈〈没羞没臊的生活划掉。 第35章饭量 二人从祠堂出来回到祝久辞的小院消磨一段时光,赶在午膳的时候去前堂与国公爷国公夫人一起进膳。 国公府的伙食是按人数计算的,梁昭歌进府后只消往膳房报一位人数即可。 可坏就坏在膳房的伙计们对于饭量的认知只有性别的差别。得知国公府来了一位新人且性别男,后厨的大娘们毫不客气地按照将士的规格增了一位。 于是乎,国公府二十年来第一次剩饭了。 祝久辞:! 暴雨将至! 1 生灵涂炭! 桂花糕啊桂花糕,你怎么看着那么圆润呢? 江米条啊江米条,你为何一点都不可爱了呢? 祝久辞含泪吞下一口饭,眼睁睁看着阿念又往他碗里盛一勺。 嘭。 祝久辞倒在桌上,孩儿真的吃不下了。 国公夫人笑着夹起一个糯米糍放到祝久辞碗里,最后一个噢! 娘亲啊 吃。 祝久辞: 1 面前的糯米糍扭着白胖胖的身子狞笑着向他走来,忽然被夹走了,祝久辞欣喜抬眼,见梁昭歌执着玉筷。 国公爷拦住道:琴先生雅量,不必强求。 娘亲:但也不能浪费粮食。 国公爷:给小久吃吧。 梁昭歌举着筷子一时有些踌躇,向二老看一眼,伸手将糯米糍喂进了祝久辞嘴里。 祝久辞:? 这是怎样的人间疾苦! 午膳后祝久辞撑得走不动,慢慢悠悠扶着腰走到大榕树下,歇息片刻后干脆倚着树干坐下去,眯着眼睛晒起太阳。 梁昭歌叫不动他,只好独自回到西苑抱着古琴取了笔墨回来。 祝久辞见梁昭歌在石桌那里摆弄古琴,登时来了兴趣,攀着树干站起来,一屁股坐到石桌前。 1 今天开始学? 梁昭歌看一眼祝久辞的肚子,摇摇头。 古琴摆在一侧,梁昭歌取纸笔开始默写琴谱。 祝久辞支起下巴,一手拨弄琴弦,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梁昭歌聊天。 昭歌,你看到前面那块巨石了吗? 梁昭歌停下笔,顺着祝久辞的目光看过去。 院中静卧一块展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