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93) (第2/3页)
下了城楼,他站在城脚下的背荫处弓着身子恭敬道:小公爷且回府收拾,待准备妥当了就进宫吧。 祝久辞盯着自己脚尖,闷声应下。 凉风吹过面容,卷起了一缕墨发。他慢慢悠悠走过长街,沿着熟悉的胡同巷道往回走,他走得很慢,似是晚些回去就不用面对一座空荡的国公府。 拐过米市胡同,他在巍峨的府门前停下,抬手欲敲门,终是迟迟没有落下。他看着厚重的府墙,想起往昔种种,夜半爬墙似在昨日。 双手重重垂下,无助地晃在身侧。他微微倾身,额头靠在府墙,哽咽哭起来。 整个世界只剩得他一人。 空荡的府苑没有人烟,老榕树下不见爹娘练武的身影,水亭里再听不见古琴音韵。西苑秋千空空悬于亭下,似乎久未有人坐了。 小公爷可需要宫人们帮忙收拾?福筝温顺站在远处躬身。 祝久辞擦掉泪水从秋千上跳下来,两袖空空,身侧没有行囊。 不必了,走吧。 福筝脸上笑眯眯,极是和善:也是了,小公爷且安心,宫里物什早备全了,圣上是担心您用惯了旧物,这才让您回府收拾。这般也好,没有行装总归是行路方便。 祝久辞捏了捏手心玉髓,应着福公公的话点点头。 福筝在前面走着,慢慢悠悠说着宫中规矩,祝久辞神思恍惚跟在后面有一句没一句听着。 走过九曲回廊,琉璃灯还亮着光。 福筝笑着转身夸赞:小公爷这琉璃灯倒是极美,阆秀宫的琉璃怕也比不上这处的。 祝久辞踩了草坪走过去,指尖抚上灯盏,想起那日美人拭灰,不自觉伸指尖沿着细密的纹路抚下去,似也触到美人指尖一般。 福筝在旁侧耐心等着,安静看着京城明月般的华裳小公爷站在琉璃灯前迟迟不肯回身。 那人似是摸到了什么,低头看着,肩膀颤抖起来。 再回身时,面上已无悲喜,神色平静道:福公公,咱们走吧。 福筝应下,合着他的步子迈过国公府的高槛,府门在身后沉沉关下。他转过身,只见祝久辞小小身影站在巍峨的府门前,形影萧瑟,愈发乖巧。心中有些心疼,他忍不住问道:小公爷方才瞧见什么了? 祝久辞捏住手中纸条,摇摇头。 马车载着满怀心事的人进了深宫,祝久辞被安顿在阆秀宫,按面慈心善福筝公公的话说,实是隆恩盛宠,这阆秀宫殿宇辉煌,紧邻圣上寝殿,且取地极佳,左右幽密,隔绝闲人,实在宫苑宝地。 祝久辞乖巧藏进寝殿,待应酬走了所有宫仆,独自钻进雍容华贵的软帐里,环起膝盖呆呆发愣。 不知过了许久,肚子有些饿了,他紧了紧手臂打算忍着熬过去。 帘帐动了动,毛茸茸的脑袋探进来。 小公爷? 祝久辞抬眼。 阿念! 他惊慌扑上去,你不是随昭歌出征了吗!怎么回来了! 阿念被祝久辞抓得有些疼,龇牙咧嘴笑起来:梁公子让我回来的。 祝久辞心脏被拧了一般,既酸楚又不知所措,一瞬间五味杂陈,眼泪掉下来。 今日他送走身边所有人时已决意独自面对一切,可那人又把阿念送了回来,让他不必一人面对凄苦,还能回念熟悉的日子,如何不是绝境之下逢生惊喜。 梁公子让小公爷不要担心,既遣我回来,便是那边没有阿念能帮忙的地方。阿念知道他要问什么,笑嘻嘻道。 小公爷可是饿了?听闻宫中御膳房的手艺冠绝天下,小公爷着实有口福了。 祝久辞捂着肚子点头,蹭到床沿下地。 就在主仆二人准备宣来宫侍大快朵颐之时,小太监送来消息,圣上传祝久辞用晚膳。 二人面面相觑,只得匆忙收拾仪容赶过去。 祝久辞坐在金玉桌前,盯着一整桌玲珑菜肴发呆。 对面坐着一身明黄,指尖优雅捏着玉筷,身后站着数个垂首肃穆随时预备上前服侍的宫女太监。 可是不合胃口?圣上温润的声音传来。 祝久辞原地炸毛,慌乱抚下受惊的心脏,颤着手拿起玉筷,一颗颗夹着米粒吃。 也不知爹娘在外可否吃饱饭,亦不知享惯了奢华的那人能否忍下日日风餐露宿。 肚子还饿着,却是一口也咽不下了。 袖中的纸条滑过手臂,丝丝痒意,祝久辞心思一晃,藏在桌下悄悄展开去看。 梁昭歌的字迹清雅隽秀: 小公爷倒是鬼灵精怪,我藏到琉璃灯下都让你寻着了? 末尾,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