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7章 163公里  (第1/1页)
    红白战演练进行中。    接完林优树和西纯矢的局数,西野哲与佐佐木朗希组成了投捕搭档。    两个人面对面站在投手丘上,聊着待会想要的投球内容。    “佐佐木前辈,等下全力挥臂吧,这种演练监督想看的是最熟练的投球,有跑者的时候正常牵制就行。”    “我明白……”不过佐佐木朗希还是有些担心控球。    “前辈怕我捕逸吗,请放心吧,这个自信我还是有的。”    西野哲用手套敲着自己的胸膛。    “只要你投球过来,我一定接得到!”    “绝对接到!”    “请安心吧。”    说完之后,退回了捕手席。    第一个打者上场,模拟的局面是0出局0在垒。    几球后。    球数形成1坏2好。    西野哲思虑片刻,配了颗快速直球,外角低边角位置。    佐佐木朗希投出了这个打席的第4球。    咻!    球最初的飞行方向根本不在好球区。    飞行过程中偏离要的位置一米多,还朝着捕手席右边的打击区偏去。    这球正是失投球。    此时打者并未出棒,也就是说,这球只会形成坏球数。    垒上没有任何跑者,面对这种坏球,捕手通常会任由其飞过砸向后方广告板。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    西野哲纵身往右边扑去,左手伸到极限,打开手套。    “砰!”    倒地的时候,球也被揽入手套。    “坏球!”    再怎么样也只是颗坏球,拦下来好像也没有什么益处。    因为是U18代表候补选手的演练赛而已,主审裁判提醒西野哲,垒上无人的时候不需要拦这种失投球。    西野哲礼貌地道歉。    “不好意思,下次会注意,麻烦裁判桑您再给一颗干净的球。”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西野哲心里知道,自己是故意的。    当初带和哉的时候,他就了解过投手的心态。    那种控球一般的人内心敏感。    如果大大咧咧地让球直接飞过去,投手内心会有些小小的不舒服。    信任有时候就是从一次两次看似无所谓的事情培养起来。    投手丘处。    佐佐木朗希渐渐敞开了心扉。    他觉得能参加U18集训真的太好了。    在这里他认识到了许多很好的人。    大家实力都很强,压力也不需要他一个人扛。    投球进入状态的佐佐木朗希三振掉了本局第一位打者。    接着模拟一垒有人。    第二位打者上场。    横滨高中选手内海贵斗走进左打击区。    第一球和第二球分别取得目送和空挥,形成0坏2好的球数。    西野哲在第三球配了直球,让佐佐木朗希直接投进好球区。    “只看一轮可没那么快能适应,用最快的直球解决他吧。”    正有此意的佐佐木朗希点了点头。    这一球他投的很舒展。    咻!    球奔着好球区中央下方而来。    看着棒球飞近,西野哲手套张开,等着球落进。    视线中。    球的白色面积快速扩大。    作为捕手西野哲睁着眼睛跟随。    令他有些惊讶的是,相比前面几球,这球进垒体感还要更快些。    “好快!”西野哲诧异地想。    原本的捕球节拍有了一丝改变,手套朝前移动了一些。    “嘭!”    在旁观者还在思考的时间里,棒球就已经钻入了西野哲的手套。    落入的位置在缓冲区空间,有效减轻了传过来的震动。    “冲击力可真是不小。”西野哲取出球。    打者目送好球三振出局。    “哇!”    突然场边起了一阵嘈杂议论声。    一三垒侧的拦网外聚集了大量记者和职业球团的球探,也不知道他们在兴高采烈地讨论什么。    演练继续。    几球后佐佐木朗希又三振掉了本局第三名打者。    此后再轮到他们防守时,佐佐木朗希再一次连续三振3人,结束了今天他的演练任务。    等到所有训练项目结束,选手们才知道今天有人破了高中棒球的纪录。    “163公里?!”    “佐佐木你真是个怪物!”    “太离谱了!”    “你还是人吗!”    大家抓着佐佐木朗希猛夸,也被他创造的纪录震惊到了。    在今天的投球中,佐佐木朗希投出了速度高达163公里每小时的球,打破了高中棒球由大谷翔平缔造的160公里每小时的纪录。    这是一三垒两侧日本职棒球探用球速枪测出来的数据。    难怪先前突然场边出现一阵sao动和连续的快门声。    “这么快,怎么打啊!”当事人内海贵斗吐槽道。    “以前是真没见过。”    “谁能想到高中生能投160公里呢。”    “你打得到吗?”    “估计不行。”    “回转也很足,太厉害了。”    同为高中选手的大家也很震惊,高中生投160公里以上,身体素质就不是普通人的范畴。    此外他们也很佩服西野哲。    “小哲,你怎么接佐佐木的球的呀,你们合作才没两天,你也很离谱!”    西野哲摸了摸鼻子道:“还好吧,150公里以上的球,只要不偏太多,接起来都一样。”    “我是这么认为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