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9章 试试,也未尝不可!  (第1/1页)
    卯时末,    阳谷关,    斑驳的半壁城墙上白衣儒士双眼合拢,横一木匣于膝间,天地间初升的那一缕亮光仿佛在那人的背后升起,莫名的添上了几分意境。    声旁的小书童手捧着亚圣的文章,学着稷下学宫中老迈夫子的模样,摇头晃脑便是瘦小的身子也跟着微微晃动,看起来到有几分莫名的喜感。    “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略带些许稚嫩的嗓音朗朗入耳,    中年儒士跟着轻声默念了一句,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子南,往后余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修行都记住这句话。”    突然睁开眼睛目光落到书童的身上,    缓缓开口道。    小书童不明所以,只知道使劲点了点头。    “夫子,那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也叫虽千万人吾往矣啊?”    小书童仰起头怔怔的开口道。    “勉强算是吧。”    曾夫子拍了拍小书童的肩膀笑了笑。    “咚!咚!咚!咚!”    话音落下,    远处有铁骑轰鸣,    马蹄踏下的声音如同春雷炸响,    书生朗朗,马蹄阵阵,    黑色的徐字大纛缓缓升起,远处的地平线上三百腰悬鞘绣黑色蟒纹的铁骑硬生生的踏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这便是天下第一等的精锐凉州铁骑?”    曾夫子徐徐起身,    “果然不负盛名。”    苦笑一声。    膝间的木匣已经打开,    长剑已经握在了手中,    远处身穿黑金蟒袍少年郎骑着高头马大,衣角猎猎作响,腰间刀剑轻鸣,细细看去那少年郎更是生唇红齿白,有一副天底下难得的好皮囊,周遭的气质更是带着与年纪不相符合的威严气度,便是寻便了齐国也找不出一人能与之媲美。    “夫子,真要打架吗?”    小书童从曾夫子的宽大的儒袍后探出一个小脑袋看着底下的场面有些出神。    “总得出一剑不是?”    话音刚刚落下,    曾夫子已经跃下了城墙,小书童弯下身子默默地躲在城垛的缺口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底下的夫子,以前总觉得稷下学宫的夫子教书育人很厉害,昨夜知道了原来夫子打架也很厉害,眼下更是晓得原来读书很厉害的人    一人一剑,    孑然一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朗朗之声在阳谷关前响起,    在数百铁骑面前如同介子一般渺小,    可胸中有浩然正气长存竟是远去百丈有余。    “我曾敬酒,有一剑为礼,问大乾殿下贺!”    言语客气,剑光凌厉,    曾夫子长剑横在身前,    手指合拢轻轻抚过剑身,    君子养气半甲子有余,    如今出剑如长龙卷云。    “殿下,这人是齐国派遣的使臣曾敬酒,同样也是稷下学宫的夫子,想来路上所见的黄纸便是此人祭拜时所烧。”    “臣也是所料不及,第一个祭拜的人竟是个书生。”    百晓生望着阳谷关下的那道身影开口道。    “这天底下不怕死的人真的很多。”    “本以为仗义多是屠狗辈。”    “如今看来书生也非皆是薄情,讲到底还是看轻了天下文人的骨气。”    “既然献剑于我,那便欣然接下吧,”    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喃喃出声,    随后洒然一笑。    拇指扣在剑柄,    轻轻往上一拨,冷冽如水的剑身弹出,清晰的剑身映出少年郎清俊的面容,没有太多的戾气,此刻更多的是剑客的风流写意,洒脱从容,因为来人的剑没有丝毫的杀意。    彼之英雄,汝之仇寇。    于家国大义而言书生能够仗剑而出,    徐闲很敬佩这样的人,    清冷的剑意在出剑的那一刻从天而降,    这是西门吹雪剑,    他的剑很快,    可以说在三品之中已经到达了极致,    当曾夫子的剑还未落下之时,    徐闲手中的惊蛰剑就已经到了面前,    当错身的那一刻,    曾夫子就已经败了,    因为他同样只是三品而已,    冷冽的剑锋轻轻擦过脖颈间的皮肤,    有血滴汇聚渗出落到儒袍上,    “为什么不杀我?”    摸着咽喉望着指尖的那一抹殷红,曾夫子苦涩的开口道,虽然早就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挡下眼前这人,可败得也太过干脆利落了些,甚至都没有逼出他最强的两剑。    “因为来阳谷关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地的纸钱。”    “上党之战已经过去数日有余。”    “而曾夫子你是第一个来此祭拜的人。”    徐闲莞尔一笑。    “曾夫子,久仰了。”    徐闲收剑入鞘拱手一礼。    “剑已经出了,此番南下夫子不若同行?”    徐闲引手相邀。    曾夫子默然不语。    “此番南下。”    “夫子若是同行或许会少死很多人。”    曾夫子闻言面露犹豫。    徐闲右手轻轻抬起,    身后有铁骑牵来两匹空马。    ……    铁骑飞奔,    景色飞快的往后退去,    午间时分又到了上党盆地腹部,    阳光落在惨白的肋骨上莫名的变得森冷。    “人屠坑杀二十万人,殿下为三军主将知否?”    此刻放眼望去比起昨夜更加明了。    “本殿自然知道。”    “冒天下之大不韪。”    “那位白姓将军想来也难以善终。    曾夫子响起山谷外看到的场景胸中有气难平。    “这便不劳曾夫子cao心了。”    “本殿说过许他见太平。”    徐闲拉了拉缰绳放慢速度很是认真的开口道。    场中久久无言,    “上党一事先且不提。”    “眼下殿下入永安一事当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曾夫子的声音在徐闲的耳边响起。    “没有。”    少年郎嘴唇轻启,    “上党一事如今已经传回,想来不出数日变会天下皆知,殿下有承受齐国万千百姓怒火的底气吗?”    1    “这不正是你们齐皇想要看到的局面吗?”    “恨不得食我乾人rou,寝我乾人皮。”    “举国上下义愤填膺。”    “可那又能怎样?”    “他不愿杀我。”    “又或者说……”    少年郎看向一旁又惊又怒的曾夫子顿了顿。    “他不敢杀我!”    “是!”    “就算陛下不愿杀你。”    1    “可我齐国还有一座江湖!”    “昔日有剑仙徐九于拒鹿一剑破我大齐六千甲。”    “如今你又方能保证齐国的江湖中没有徐九那样的人物?”    “区区三百骑!”    “你当真不怕有去无回?”    曾夫子质问出声。    “一座江湖吗?”    “试试,也未尝不可。”    少年郎拍了拍腰间的刀剑遥遥望着那么轻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