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入君怀(一) (第1/2页)
李承乾从小便最爱他的阿耶,虽说要真被乳母逗乐着问起来是最喜欢阿娘还是阿耶,只不过几岁牙牙学语的小孩还是会皱着眉苦恼地考虑半晌,有些委屈地说那还是娘娘吧,承乾喜欢耶耶,可是耶耶都不常来看我。 在他儿时印象里的阿耶总是不甚清楚,束着发亮的铠甲,系着鲜红的披风,来去匆匆地,最多只是蹲下身来用粗糙的指腹捏一捏他的脸,用干燥的掌心摸一摸他的头,很快地又只留给他一个伟岸又疏离的背影。 可是阿耶用有力的双臂将他举起来的时候,他的肩膀总是那样宽阔,他的胸膛是那样温暖。小孩伸出手,去拨弄他的父亲才保养了不久、从两边翘起来的胡须,李世民便会大笑起来,将他抱到马上。年轻的秦王一手攥紧了马缰,一手将年幼的长子搂在怀里,修长笔直的双腿一夹马肚,马便嘶鸣着飞驰,在林苑,在田野,在河畔,他的身下随着马蹄声颠簸着,靠在父亲挺拔坚实的躯体,周围的风就混杂了尘土和青草的气息扑面而来,天地穹隆与流云丘壑都旋转着,向着他的身后呼啸奔去。 “耶耶,这里四遭都是一样的景色,我们要怎么回家呢?” “承乾,你看天上最亮的那颗星宿,那便是紫微星,它所在的方向便是北方,故又称为北辰,阿耶曾时常夜间行军,便是靠它来辨认方位的。” 而孔子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可是治国大道,承乾可要记住了? 李承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可不过及笄之年的小孩怎么能明白其中深意呢?仅仅是觉得如此回答,能多与阿耶同待一会儿罢了。 ——娘娘,耶耶为什么总不来陪承乾?耶耶是不是不喜欢我? 端庄美丽的秦王妃长孙氏便将长子抱在腿上,轻轻柔柔又不容置疑地对他说,怎么会呢?耶耶是去领兵平叛,国家初建,四海未平,将来我们承乾啊,要像耶耶一样为大唐建功立业。承乾这样懂事,耶耶定是最喜欢承乾了。 后来据说是在耶耶的任命下,他多了长孙家庆这个侍读,又多了两位博学多识的师长,陪他在深宫里通读诗书礼易。 而再后来的印象,就只有那天他在睡梦中忽地闻殿外sao动,兵戈戛撞,铮铮琅琅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他不知发生了什么,到了夕色微露,才望见耶耶领着一帮谋臣亲卫回了秦王府,英隽的面容和铠甲上都沾着干涸的鲜血。 见他跑到门外,李世民便蹲下来,双手颤抖,按着长子还很瘦小的肩膀,神情说不上是激动,是喜悦,还是痛苦与后怕,只是一遍一遍地低声对他说: “承乾从今往后,就是太子了。” 小孩还不知何为太子,只是愣愣地点着头,望着父亲那双上扬的凤眸中央落着一轮近西山的太阳,这一年,他还不到八岁。 自从武德九年父皇登基,不过十月,李承乾便被册立为皇太子,从此他的生活便比以前要忙碌上许多了,八岁为储,十二听讼,无一不万众瞩目,昭示着当今天子无上的偏爱恩宠、期冀厚望。 可也是自那时起,他便不能在大多场合下叫他阿耶了。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父子有礼,六亲有纪,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他的师长与父皇皆如是说道,如今身为皇储,父子君臣之礼,经国家定社稷,天家私事即是天下公事,他只能恭敬疏离地喊他的阿耶“父皇”了。 在父皇的悉心栽培下,李承乾渐渐长大了,没有辜负那人的厚爱,他知礼数、敬师长,颇识大体,可负监国之任,也能颇能听断地独自裁决一些家国大事。 他在早朝听政时立于群臣之首,在佳节庆典时坐于天子之侧,他忍不住偷偷地抬起一瞥目光,去望他的父皇,比儿时模糊的背影清晰了许多的父皇立于万人之上,着一身绣着金龙的明黄色皇袍,眉飞入鬓,鬓若刀裁,目若寒星,棱角分明的面容轮廓不怒自威,偏有一双未语先笑的眼。 李承乾想起乳母说他长得是很像他的父皇的,正值英年的天子那对望着谁都有半分款款深情却锐利有神的凤眸却是他没有的——惟有他的眼睛更像母亲。眼型微垂,有若桃花,眸波亮如秋水,不笑时眉目含情,笑起来弯似弓月。只惜那双无风也似泪流的多情眸自始至终仅映得下一轮明日。 瞳子中央那马上天子英姿飒爽,矫若游龙,凛如威凤。 他叹着气想道,师长总旁征博引,言下之意皆是要他作父皇那样的君主,可是他如何能够得到一束日光,又怎能奢望成为太阳呢? 身为当朝国本,他不过是尽力做到最好,不让父皇失望罢了。 可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